很多人认为外貌好看、名牌大学学历是优势,其实这个社会有很多种生存优势,并不仅限于外貌和学历。比如,有些人依靠勤奋,有些人能以德服人,有些人很能坚持,有些人敢于冒险,有些人好勇斗狠,有些人很狡猾…… 社会就像一片森林,不同人有不同的谋生手段,不要觉得自己身上的优势独一无二,可以超过所有人。风水轮流转,今天的优势往往会导致在未来趋势反转时难以调头转弯、变成劣势。 还有就是,...
不同人处在不同环境,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立场。比如农村人种地,农民希望粮食和蔬菜贵一些,而城里人要买粮食买菜,他们希望粮食和蔬菜便宜一些,而政府为了社会稳定,就会管控生活必需品的价格,保持基本物价稳定。农民、城市人、政府,这三者有各自的立场,大家各有各的诉求。 所以,你要考虑清楚你在什么群体,你有什么,你没有什么,你的立场是什么,不要随波逐流、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。...
懒和笨是人类的两大缺陷。但是在中国人的文化中,我们不太愿意承认孩子笨,或者耻于承认孩子笨。 其实即便是双胞胎,吃一样的饭,穿一样的衣服,同时入学,在第一个学期就会有成绩上的差异,这是基因重组带来的智力等方面的差异,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。有些人就是聪明,有些人就是笨,但这不代表笨的人就比聪明的人混得差。现实中,很多聪明人太爱找捷径、望山跑死马,反而不是笨一些、勤奋的人混得好。 同样的两个人,我宁愿...
有一种人,非常喜欢读书和学习,到处高谈阔论,我们听着也觉得言之有理,很有文化。如果这些人是大学里的老师、智库/投资机构/商业公司里的分析师还好,毕竟工作就是做研究,靠这个吃饭。 但是问题是,这些人没有实际行动和具体项目支撑。无论你的认知多么正确,你多么博学,如果没有具体的行动,没有具体的项目支撑,你的认知往往经不起考验。比如,你在技术领域的认知很高,专业知识深厚,但是你从来不去研发产品,那么你的认...
所谓终局思维,就是先根据逻辑和常识判断终局,根据未来的终局确定当下的应对策略。可以理解为先看答案后做题。 比如,过去严重脱离收入和租金回报的高房价不可持续,房价注定会暴跌。从日本的经验和各国房价收入比、房价租金比等指标也可以判断出来终局,当你知道终局之后,那么你就等着房价下跌就可以了。 再比如,电商仅退款绝对不会持续很长时间,这事你也可以看到终局。因为数百万商家也是买家,他们可以去薅平台的羊毛薅回...
不同家族、不同人之间的认知可能相差数百年。 今天的农村老头和100多年前的曾国藩,和200多年前的和珅,和2000多年前的孔子,哪个认知更高?今天的木匠有多少能超过2000多年前的鲁班?今天的大学生有多少数学水平比200多年前的牛顿和莱布尼兹更高? 所以,不同人、不同家庭的认知相差极大,可能相差数百年。...
顶级认知并没有标准,认知水平只能用结果来检验。你的认知很高,但是混到四五十岁还是很穷,活得不开心,说明你的认知并不高。 具体来说,顶级认知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,常识、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定理、第一性原理(本质)、人性的趋利避害、自律/坚持/持续改善等品格……这些加起来就是顶级的认知。 很多人可能认为看一本顶级认知的书就可以获得顶级认知,其实不是。看书只是告诉你提升认知的方法...
人的认知就是人的思维模式,想得都不对,肯定也做不对。所以,我们要不停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。人类的认知有以下特点: ①. 世界上存在顶级认知:具有顶级认知的人可以看透自然规律、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,并能利用这些认知让自己收获财富、自由,过得幸福。这就像极少数赚钱高手和投资高手一样,这些人就是可以白手起家。 ②. 不同人群的认知...
社会的上升路径无非也就这么多,民企、国企、外企、公务员/事业单位、学术圈、创业、啃老。 除了顶级政商人士或者大学问家,例如巴菲特、芒格,少数教授等等,绝大部分人的认知无非也就是随大流,读书→进大公司,读书→考公当官,读书→当老师……大部人的认知只有程度不同,本质性的差异并不大,不足以造成很大的差距。 所谓的认知差距,存在于绝大部分普通人和极...